信息來源:安全部 發布時間:2018-01-15
1月15日,1007只廢液化氣瓶在青海貝正實業有限公司鋼瓶檢驗站作報廢處理。這些鋼瓶是2015年青海省質監局、西寧市市場監管局、建設局、安監局等部門,聯合青海貝正實業有限公司收繳的報廢鋼瓶,以及燃氣充裝企業和換氣站回收的鋼瓶。
15時30分,西寧市湟中縣多巴鎮,青海貝正實業有限公司鋼瓶檢驗站的鋼瓶儲備車間,兩百平方米的空地上堆放著上千個鋼瓶。入口處,滿載報廢液化石油氣鋼瓶的車輛還在等待卸貨。一個個布滿污漬或生銹的鋼瓶排著隊在卸瓶閥機器下等待處理,鋼瓶檢驗站工作人員開動機器,不到30秒鐘將一個報廢液化氣瓶壓扁。
報廢瓶即“螺絲瓶”,是指護罩(即常見的鋼瓶“把手”)用螺絲連接到瓶體的液化石油氣鋼瓶。這類鋼瓶本體上沒有任何永久性制造日期鋼印和其他永久性原始鋼印,已經不符合GB8334《液化石油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的要求,并且使用年限超過15年,自2011年10月1日起,所有“螺絲瓶”一律不予充裝液化氣,并按報廢瓶處理。
國家熱工高級工程師陳文芹告訴記者,長期使用報廢液化氣瓶,內部受到酸性物質的腐蝕,外部又受到雨水或潮濕空氣的侵蝕而生銹,液化氣瓶在內外侵蝕下瓶體極易變薄。另外,螺絲瓶的護罩與瓶體靠三個螺絲擰緊連接,這三個螺絲位置處易產生銹蝕從而導致漏氣等安全隱患。
青海貝正實業有限公司配送中心主任馬義介紹,公司鋼瓶檢驗站是青海省內具備液化石油氣鋼瓶檢驗、報廢資質的企業,每年處理各類報廢瓶上千個。報廢鋼瓶送來之后的第一步是將鋼瓶內部的殘留氣體排除,隨后,這些鋼瓶會運上輸送鏈條,經過檢測人員卸瓶閥、壓扁、測試瓶體中氣體的濃度等非常嚴謹的幾道工序后,將“螺絲瓶”徹底報廢。
經過切割或解體的鋼瓶最終的歸宿多數是被送到煉鋼廠重新回爐,而瓶閥也會被回收企業再利用。整個報廢過程中,隨時要用濃度測試儀,測試瓶體中氣體的濃度。如果在報廢處理中,瓶內還存在余氣,一旦進入煉鋼廠,很容易發生爆炸。
|